洋垃圾是非法的,加工生產是非法的,不僅破壞了周邊環境,對_香港洋垃圾處理_人們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
2021/6/19 15:59:45 點擊:471
近日,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群眾反映,七八年來,村里水變臟了,空氣里滿是濃煙和臭氣村民們說,些變化的根源就是村里那些越來越的洋垃圾,這些垃圾是有人專門運進村里的,用來加工各產品。據調查,這些洋垃圾是走私來的,加工洋垃圾的小工廠是無照經營的,這樣的非法加工,在贛榆縣成了致富產業。
>>利潤
加工一噸垃圾掙5000余元
記者來到贛榆縣的小溝村,只見村里到處堆滿了廢舊塑料。記者看到寫有韓國生產等字樣的袋子和印有英文的飲料瓶、塑料袋等各種生活垃圾。
小溝村有好幾家塑料垃圾加工廠,每家廠內都放置著量的打包垃圾。在其中一家記者看到,幾名工人先對塑料垃圾進行分類,水洗后再把它們倒入一個裝有堿水的池子。
水洗和浸泡之后,經過甩干,這些塑料垃圾被填入機器搗碎,然后放在機器里熔化。不過幾分鐘時間,熔化完成,液態的塑料冷卻后凝結成條狀,最后,長條狀的塑料被切割成顆粒狀,這便是成品。這些用于生產塑料顆粒的廢舊塑料都是從哪兒來的呢?
據了解,加工戶買這些洋垃圾的價錢是一噸兩三千元,加工成塑料顆粒后每噸可以賣到大約8000元。如此高額的利潤使得洋垃圾加工在贛榆縣一些村莊十分盛行,記者看到,不少家庭都開著這種用垃圾加工塑料顆粒的作坊,這些家庭在當地被稱顆粒戶。
>>產品
洋垃圾制食品袋行銷多地
簡易工棚里,煙霧繚繞,一種十分強烈的刺鼻氣味彌漫了整個村莊。塑料的主要化學成分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燒后會產生和釋放出二噁英、苯、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以及大量粉塵顆粒,人吸入后會引起咳嗽、記憶力減退、皮膚瘙癢等癥狀,甚至致癌。那些淘汰掉的廢舊塑料被隨意掩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嚴重的污染。在門河鎮的河東村,村民反映,這樣的情況已持續了七八年的時間。洗滌廢舊塑料的污水不僅排進了河里,還滲入了地下,村民賴以生存的地下水源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
洋垃圾加工毀了周圍的環境,它們的危害還遠遠不止這些。這些廢舊塑料被加工成塑料顆粒后流向各地,村民介紹,這些顆粒被用來做成包裝袋、玩具等各種塑料制品,甚至制成了食品袋。
工廠聲稱,他們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往再生料中加入顏料,制作出不同顏色的食品袋。據介紹,這些食品袋外地和本地的貨商都有訂貨,銷路還不錯。
衛生部頒布的《食品衛生法》明文規定,“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的生產必須采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原材料”。用這些污穢不堪、甚至沾染著血跡的洋垃圾制成的食品袋,對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探訪
記者暗訪明察遭遇兩重天
村民張慶濤家的洋垃圾顆粒加工廠,在7月份的整治行動中,政府工作人員給張慶濤的小加工廠斷電的行動還上了當地的電視新聞。據村民反映,執法行動過后不久,張家就恢復了生產。對此,張慶濤矢口否認。而就在一天,記者還看到張慶濤的加工廠里,工人在院子里分揀垃圾,排氣煙囪在冒著白煙;到了晚上,加工垃圾顆粒的廠房亮起了燈,仍在生產。
有關部門負責人說,11月份就完成了對非法作坊的治理工作,所有非法作坊已全部停產。
12月份記者在河東村暗訪時發現,這里有十幾家加工廠正在晝夜不停地生產。在與贛榆縣主管部門取得聯系后,記者在相關人員陪同下又一次來到河東村。此時,那些加工廠都大門緊閉。其中一家大門雖然關著,院子里工人們還在照常分揀垃圾。另外一家,浸泡塑料的堿水池和清洗池里還冒著熱氣,兩個工人還沒來得及離開。
- 上一篇:進出口食品中硫丹殘留量的檢測_香港報廢進口食品_方法獲突破,值得點贊! 2021/6/19
- 下一篇:618期間家電、食品、通訊產品質量居消費_香港通信產品回收_投訴前列。 2021/6/19